张良

发布时间:2024-10-24 11:23作者:来源: 浏览次数:

张良,1986年生,辽宁盘锦人,中共党员。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课程教学研究院副院长。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国家公派联合培养教育学博士。教育学博士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研究员、西南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入选重庆市巴渝学者青年学者、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荣获西南大学“十佳青年”“优秀研究生导师”、共青团重庆市委、重庆市教委等“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
    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基本理论等研究。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课题2项(2019、202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项(面上项目、特别资助)等课题10余项。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2022年版),兼任全国课程学术理事会理事、重庆市教育学会义务教育发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重庆市教育学会课程改革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评审专家、《教育研究》《教育学报》等CSSCI学术期刊审稿专家、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评审专家、重庆市教育评估检测专家、重庆市人文社科普及专家等。


一、学习与工作经历
2023.6-至今 西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导师
2022.6-至 今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2017.7-2022.6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15.7-2017.6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师资博士后
2013.9-2014.9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国家留学基金委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
2011.9-2015.6 华东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二、成果获奖情况
1.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成果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4,独立),成果《核心素养的生成:以知识观重建为路径》。
2.重庆市第七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重庆市教委,2024,第一),成果《论“用以致学”:指向素养发展的教学认识论》
3.重庆市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重庆市人民政府,2022,独立),成果《核心素养的生成:以知识观重建为路径》。
4.重庆市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重庆市人民政府,2020,独立),成果《具身认知理论视域中课程知识观的重建》。
5.重庆市本科高校线上一流课程、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课程《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6.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重庆市选拔赛特等奖、全国赛三等奖,成果《让科学家精神落地生根:中学生科学家精神现状调查与培育策略的实证研究》。


三、代表性科研项目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重大主题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的机理与策略研究”(BHA220147)。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化知识为素养的机理与教学实现策略研究”(CHA190268)。已结题。
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九批特别资助项目《学校课程美育功能实现的理论模型与实践机制研究》(2016T90824)。已结题。
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8批面上资助项目《课程美学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机制研究》(2015M582487)。已结题。
5.西南大学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项目“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学习体系构建研究”(SWU2209036)
6.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知识与素养的关系及教学转化策略研究》(2019QNJY46)。结题等级:免鉴定。
7.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020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继续教育的课程设计策略研究》(203274)。已结题。
8.重庆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出站留(来)渝博士后择优科研资助。
9.重庆市博士后科研项目一等特别资助《美学视角下学校课程美育功能实现的有效路径研究》(Xm2016009)。已结题。


四、学术著作情况
1.独著《素养教学论:化知识为素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
2.独著《课程美学:知识与审美经验的共生》,西南大学出版社,2023年。
3.独著《课程知识观研究:从表征主义到生成主义》,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
4.合著《劳动教育课程设计与实践》,西南大学出版社,2024年。
5.副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的新课程与新教学》,西南大学出版社,2022年。
6.参编《改革开放40年中国教育学科新发展·课程与教学论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7.参编《新中国课程论发展70年》,人民出版社,2020年。
8.参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与探索》,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
9.参编《教师一般育人能力探究及评价》,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


五、CSSCI学术成果

1.《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定位与实施》发表于《全球教育展望》2024年第5期。
2.《重大主题教育如何进中小学课程》发表于《课程.教材.教法》发表于2024年第4期。
3.《现代劳动教育需要怎样的课程内容设置——基于劳动形态的分析视角》发表于《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3年第5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2024年3期。
4.《超越技能:论社会情感学习的德性维度及其实践诉求》发表于《教育发展研究》2023年12期。
5.《论素养观念的传统与改造——一项素养本质再认识的学术史研究》发表于《教育学报》2023年第4期。全文转载于《新华文摘》2023年第23期。
6.《课程思政如何破解“两张皮”难题——知识与社会联系的认识论思路》发表于《教育研究》2023年第6期。
7.《论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实质、育人价值与培育策略》发表于《中小学教材教学》2023年第7期。
8.《杰伊·麦克泰格深度学习的涵义、条件与实现策略》发表于《比较教育研究》2023年第6期。
9.《化知识为素养的教学机理、过程与要求》发表于《课程.教材.教法》发表于2022年第6期。
10.《核心素养导向下知识学习的定位、理念与方式变革》发表于《中国教育学刊》2022年第9期。转载于《教育文摘周报》2023年第六期。
11.《要认真对待高校课程思政的“泛意识形态化”倾向》发表于《现代教育管理》2021年第四期,转载于《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1年第三期。
12.《核心价值观如何进课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嵌入式设计模式及其意蕴》发表于《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第11期,全文转载于《新华文摘》2022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22年4期。
13.《构建适应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的知识学习新形态》发表于《教育发展研究》2021年第8期,转摘于《新华文摘》2021年第16期。
14.《美国深度学习研究的共识、分歧及待解决的问题——基于美国深度学习报告的比较研究》发表于《外国教育研究》2021年第4期。
15.《核心素养为何是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反思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核心素养观》发表于《南京社会科学》2021年第5期,转载于《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1年第5期。
16.《为理解而学: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学习》发表于《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1年第1期。
17.《论“用以致学”:指向素养发展的教学认识论》发表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年第2期,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2021年第7期。
18.《试论未来学校背景下教学范式的转型——基于知识观变革的视角》发表于《中国电化教育》2020年第4期。
19.《知识与素养究竟什么关系——实体论与生成论之间必要的张力》发表于《课程·教材·教法》2020年第5期。转摘于《教育文摘周报》2020年第24期,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2020年第9期。
20.《知识运用与素养生成——探索素养发展路径的知识立场》发表于《教育学报》2019年5期,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期。转摘于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期。
21.《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怎样的教学认识论?——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勾画》发表于《教育研究与实验》2019年5期。
22.《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怎样的学习方式——迈克尔·富兰的深度学习理论及启示》发表于《比较教育研究》2019年第10期。转摘于《教育文摘周报》2019年第47期。
23.《核心素养的生成——以知识观重建的路径》发表于《教育研究》2019年第9期,转载于《教育文摘周报》2019年第47期,《小学教学研究》2020年第13期。
24.《走出还原论的泥坑——论核心素养的整体性及其意义》发表于《教育发展研究》2019年6期。转摘于《教育文摘周报》2019年第47期。
25.《深度教学“深”在哪里?——从知识结构到知识运用》发表于《课程·教材·教法》2019年第7期。
26.《从表征主义到生成主义——论课程知识观的重建》发表于《中国教育科学》2019年第1期,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2019年第8期。
27.《改革开放40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知识立场及其意义阐释》发表于《教师教育学报》2019年第1期。转摘于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期。
28.《从学科价值走向育人价值——改革开放40年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知识价值论的演进与融生》发表于《课程·教材·教法》2018年第12期。
29.《热闹的“核心素养”与冷落的“素养”》发表于《教育发展研究》2018年第6期。
30.《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知识观限度及突破》发表于《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8年第2期。
31..《论素养本位的知识教学——从惰性知识到有活力的知识》发表于《课程·教材·教法》2018年第3期,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7期,转载于中国社会科学网(2018年10月23日)。
32.《校本课程开发的技术主义取向及其超越》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文摘》2018年第1期。
33.《论课程作为审美经验——美学取向的课程理解》发表于《课程·教材·教法》2017年第12期。
34.《论课程知识观的实践症结、研究现状及其视野拓展》发表于《全球教育展望》2016年第1期。
35.《论课程知识观的传统及其改造——一项课程学术史的考察》发表于《高等教育研究》2016年第2期,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2016年第7期,转载于《教育学文摘》2016年第3期。
36.《具身认知理论视域中课程知识观的重建》发表于《课程·教材·教法》2016年第3期,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2016年第8期。
37.《论高中课程改革的知识论检讨》发表于《课程·教材·教法》2016年第6期。
38.《论课程知识的内在价值及其实现》发表于《教育研究与实践》2016年第3期,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2016年第10期。
39.《论课程生活中的知识理解——基于隐喻的视野》发表于《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40.《论高效教师的分类评价》发表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7期,转载于《教育文化论坛》2016年5期。
41.《论生成主义课程知识观的缘起、内涵及其意义》发表于《全球教育展望》2016年第7期,转摘于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文摘》2016年第4期。
42.《论教学方法的理解误区、概念重建与构建策略——知识论的视角》发表于《教育发展研究》2014年第6期。
43.《论教师方法依赖的误区与超越》发表于《教师教育研究》2014年第3期。
44.《论西方课程研究的复杂性转向》发表于《全球教育展望》2014年第5期,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文摘》2014年第3期。
45.《论“导学案”的现实问题与可能对策》发表于《中国教育学刊》2014年第1期。
46.《从简单性到复杂性—试论我国教学范式的重建》发表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年5期,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2014年第3期,转载于《教育学文摘》2014年第1期。
47.《论具身认知理论的课程与教学意蕴》发表于《全球教育展望》2013年第4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2013年第7期。
48.《论教师作为课程知识的统整者》发表于《教育发展研究》2012第22期。
49.《反思我国教学实践变革中的简单性思维》发表于《中国教育学刊》2012年第9期,转载于《基础教育论坛》2012年第12期。
50.《论课程改革之复杂性逻辑:声辩及其构想》发表于《全球教育展望》2012年第4期。
51.《论新课程改革中的简单性思维及其超越》发表于《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第22期。
52.《论课程改革中文化传统的迷失与归位》发表于《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第4期。


  • 学部概况
  • 部徽
  • 部训
  • 部长寄语
  • 西南大学教育学为“双一流”建设学科。教育学部是办学历史悠久的研究型学部,1984年获教学论博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2007年课程与教学论获批国家重点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类学科。【点击查看详细介绍】

    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田家炳教育书院 电话:023-68252305 网址:jyxb.swu.edu.cn

  •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The Faculty of Education , Southwest University

  • ■ 给全体学生的十条倡议 【查看详细】

    ■ 给教师的十条建议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