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部农耕文化与乡村美育实践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3-07-10 00:15作者:本站编辑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推动农耕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教育传承,改造大学生态审美新生活方式,以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2023年7月1日,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联合中国滋根乡村教育发展与促进会、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北碚区兼善文化课堂、北碚区乡土文化传播中心、重庆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宝田侗族苗族乡旺田村村委会等单位,开展第13期农耕文化与乡村美育暑期特色社会实践活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首先在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开展。

7月1日,实践团成员13人在田家炳教育书院502教室举行了社会实践培训暨见面会。7月2日至7月6日,实践团正式入驻重庆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围绕林婆婆百草园植物标本制作与口述整理、农耕馆教育口述史两大任务开展系列工作: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探访林婆婆百草园,记录草药背后的故事并就地采药制作植物图鉴;访谈中秋橙香故事会百岁老人,整理农耕馆教育口述史资料。

从生态书屋到百草园

团队特邀重庆自然博物馆科学研究部陈锋老师、缙云风物自然教育工作室创办者张诺诺老师开展植物标本采集、制作、摄的理论培训并持续陪伴实践活动。在实地探访阶段,实践团成员齐头并进、分工明确、各有所职,访谈、摄影、采集有序进行。“凡胎俗骨”的路边野草正是林婆婆手中救人无数的灵丹妙药,看似寡言少语的林婆婆在回忆起过去时也是滔滔不绝。图鉴制作阶段,实践团也井然有序地进行每一步骤,摄影、修剪、压制、烘干、缝制,简单的标本背后是繁杂的制作程序。

农耕千载史,口述百年编

实践团成员详细分工,系统阅读先前五期社会实践中访谈收集的三十万字口述史资料,进一步梳理口述史脉络,将杂乱无序的口述史资料整理成册并存入电子文档。期间,实践团联合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中国乡村建设学院),访谈橙香会百岁老人胡懋煜,从真正经历并传承着本体文化的“当事人”口中领略原滋原味的橙香民俗故事,补充教育口述史资料内容。

星光不息,征途不止,农耕馆只是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一站,据悉,实践团接下来将前往湖南怀化会同县宝田侗族苗族乡旺田村开展为期7天的乡土文化调研、地方风物考察和乡村儿童美育活动,挖掘乡村文化的教育价值,将教育学术研究与实践写在祖国大地上。

供稿:卢依林、李劲佚

摄影:查舜奡、王灿

初审:李雪垠

复审:刘  娇


  • 学部概况
  • 部徽
  • 部训
  • 部长寄语
  • 西南大学教育学为“双一流”建设学科。教育学部是办学历史悠久的研究型学部,1984年获教学论博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2007年课程与教学论获批国家重点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类学科。【点击查看详细介绍】

    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田家炳教育书院 电话:023-68252305 网址:jyxb.swu.edu.cn

  •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The Faculty of Education , Southwest University

  • ■ 给全体学生的十条倡议 【查看详细】

    ■ 给教师的十条建议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