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部“学术五月”文化节系列学术讲座之(九)

发布时间:2021-06-02 10:48作者:本站编辑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智能时代教学范式的转型与重构


      5月31日下午3点,教育学部“学术五月”文化节系列学术讲座第九讲在田家炳714教室进行。讲座主题为“智能时代教学范式的转型与重构”,主讲人是江南大学二级教授,江苏“互联网+教育”研究基地主任陈明选教授,本次讲座由教育技术学院院长刘革平教授主持。

      陈教授首先论述了智能时代背景下智能技术对人类活动,尤其是对教学活动产生的影响,提出传统的教学范式难以适应智能时代的教学需求,教学范式亟待转型与重构。随后,陈教授从以下四个方面阐释智能时代如何实现教学范式转型。

      一是教育目标的重新定位,即围绕核心素养,培育终身发展力。从人类发展史来看,决定个体是否强大的关键因素不断变化。智能时代,身体、知识的重要程度下降,核心素养、深度学习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成为决定个体强弱的关键因素。在此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应转变传统教学中以知识为中心的目标导向,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二是教学价值观念的转型,即促进深度理解,培养高阶思维能力。核心素养强调解决真实复杂问题所需具备的知识技能、思维能力和价值品格,深度理解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解决问题促进学习者思考与理解相关知识技能。从二者的关系来看,深度理解是对核心素养实施过程的阐释,二者都以发展高阶思维能力为目标。智能时代,应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实现深度理解。

      三是基于互联网思维再造学与教模式,即多维融合互动,对话探究分享。回溯国内外教学范式发展历程,可发现学界多关注艺术范式、科学范式、系统范式、技能范式和反思范式,教学内容、师生角色、教学形式和教学评价都发生过一定转型。智能时代,受“开放、平等、协作、共享”的互联网思维影响,教学范式正不断向多维互动、协作探究的对话生成范式转变,实现在探究、对话中生成。

      四是运用智能技术实现因材施教,即精准分析诊断,个性推荐反馈。借助大数据和学习分析技术,教师能够通过教育测评多维数据评估学生理解深度,通过反馈信息优化教学设计,实现个性化资源推送。智能时代,智能技术为“因材施教”提供可能,促进教师从群体性教学向个性化教学转型。

      讲座最后,学部师生围绕智能时代的教学评价、数据驱动教学决策、教师数字素养和江苏省“互联网+教育”优秀案例等话题,积极与陈教授交流。在陈教授一一解答师生提出的问题后,本次讲座在刘革平教授的总结和师生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张媛媛、赵笃庆供稿

余亮审核



  • 学部概况
  • 部徽
  • 部训
  • 部长寄语
  • 西南大学教育学为“双一流”建设学科。教育学部是办学历史悠久的研究型学部,1984年获教学论博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2007年课程与教学论获批国家重点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类学科。【点击查看详细介绍】

    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田家炳教育书院 电话:023-68252305 网址:jyxb.swu.edu.cn

  •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The Faculty of Education , Southwest University

  • ■ 给全体学生的十条倡议 【查看详细】

    ■ 给教师的十条建议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