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劳动教育守正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4-30 16:00作者:来源: 浏览次数:
4月22日,“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守正创新与实践突破”研讨会在教育学部813报告厅举行。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发布5周年之际,此次研讨会旨在总结五年来实施劳动教育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并就政策优化、课程创新、协同育人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来自教育部基础教育劳动教育指导专委会、中国教育学会劳动教育分会的专家学者,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校的校长与教师代表,以及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企业代表,与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的师生代表共同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开幕式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劳动教育指导专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劳动教育分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西南大学劳动教育研究院孙振东院长主持,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周文全同志致辞。周文全书记在致辞中阐述了举办此次会议的重要性,并简要介绍了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和西南大学劳动教育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概况。
会议全面回顾了中共中央国务院《意见》发布五年来实施劳动教育的成果,深入剖析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创新突破点以及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劳动教育的政治意义、人民性以及战略功能备受瞩目,其在构建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核心作用亦被频繁强调。在数字时代背景下,与会者踊跃探讨劳动教育的数字化转型路径,以及跨学科融合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必要性。会上还分享了家庭教育及新劳动者终身发展课程群的创新实践成果,这些成果对促进社会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并获得了广泛认可。此外,针对劳动课教师培养和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会议提出优化课程设计、加强师资配置等切实可行的策略。
本次研讨会分三个阶段进行,各阶段研讨主题明确、内容丰富。
第一阶段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劳动教育指导专委会委员、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杨兆山教授主持。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劳动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顾建军教授以《新时代劳动教育特性与高质量实施》为题发表演讲,他提出新时代劳动教育具有十大特征,并深入阐述劳动教育在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中的深厚根基,结合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剖析劳动教育的本质,强调劳动教育对国家战略支撑的重要意义,呼吁加强劳动教育领域的科学研究,防止劳动教育出现“泛化”“虚化”现象。国家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劳动教育指导专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劳动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马开剑研究员在《数字时代的劳动教育》主题演讲中指出,数字技术正深刻变革劳动形态,‘数字游民’现象的出现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劳动的本质与内涵。他主张将数字技术作为跨学科整合的桥梁与工具,旨在平衡传统劳动与现代技术创新,并在劳动教育中融入数字素养教育,同时警惕AI等技术可能带来的异化风险,以免削弱学生的实践能力。教育部基础教育劳动教育指导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杭州市富阳区教育局副局长章振乐介绍了新劳动教育的理念及富阳实践,以学校开心农场项目为例,展示了新劳动教育在推动乡村振兴进程中的积极效应。浙江省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会理事长、湖州师范学院副校长舒志定围绕《马克思论教育面向生产劳动的四重意蕴》展开论述,强调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当代价值,提出“劳动存在论”,主张教育服务乡村振兴与现代化建设,批判“教育万能论”,强调劳动教育与生产相结合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第二阶段由西南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陈婷教授主持。教育部基础教育劳动教育指导专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学会劳动教育分会理事、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正高级教师刘海林在《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几个关键问题》报告中指出,当前劳动教育课程实施面临师资匮乏、课程结构零散及评价体系表面化等问题,并给出培养“双师型”教师、开发校本化项目、建立过程性评价体系等应对策略。重庆市青木关中学副校长李虹汛分享了学科融合劳动教育的“青中行动”,通过构建“劳动+X”课程、编写指导手册,使劳动教育的实施获得显著成效。重庆市王朴中学刘昕副校长介绍了学校的“三色”劳动教育课程,利用VR技术弘扬红色文化,同时校企携手共建智慧农业基地,以培养学生的绿色生态观念和科技创新能力。
第三阶段由西南大学劳动教育研究院孙振东院长主持。教育部基础教育劳动教育指导专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劳动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王秀玲研究员介绍了山东省劳动教育的推进机制,展示了山东省通过行政、教研、装备、媒体“四轮驱动”构建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情况。山东省龙口市教学研究室劳动教育教研员刘晓艳阐述了县域劳动教育生态构建经验,通过师资走教制、建设课程基地群、开发课程资源包等举措推动县域劳动教育发展。重庆市融汇沙坪坝小学郭先富校长分享了城市小学劳动教育创新模式。该校通过“蚕桑课程”巧妙融合体力劳动、智力劳动和创造性劳动三大类型,精心建设实践基地,确保学生享有充分的劳动实践时间。
与会专家达成重要共识:劳动教育要坚守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同时积极应对数字时代挑战;展望未来,劳动教育需进一步强化大中小学课程设计的连贯性,完善师资培养体系与评价机制,同时深度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与科技创新趋势。这些共识为劳动教育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推动劳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研讨会由西南大学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团队、西南大学劳动教育研究院承办。
撰稿:孙静、刘娜
初审:孙振东
终审:刘 娇
- 学部概况
- 部徽
- 部训
- 部长寄语
-
西南大学教育学为“双一流”建设学科。教育学部是办学历史悠久的研究型学部,1984年获教学论博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2007年课程与教学论获批国家重点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类学科。【点击查看详细介绍】
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田家炳教育书院 电话:023-68252305 网址:jyxb.swu.edu.cn
-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The Faculty of Education , Southwest Univers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