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莱布尼茨学会教育媒体研究所专家莅临学部讲学
发布时间:2025-04-07 16:38作者:来源: 浏览次数:
4月2日至3日,德国莱布尼茨学会教育媒体研究所(Georg-Eckert-Institute)高级研究员芭芭拉·克里斯托夫博士(Barbara Christophe)、安德烈亚斯·魏奇博士(Andreas Weich)、伯纳德·克里斯托夫博士(Bernard Christophe)及李凯一研究员一行来访教育学部。
4月2日上午,教育学部与芭芭拉博士一行在701会议室进行座谈。教育学部周文全书记、副部长王正青教授、教育技术学院副院长余亮教授、杨柳副教授、国际部戴华鹏主任、学校德育研究中心刘争先副主任出席座谈会。座谈会由戴华鹏主任主持。
首先,周书记代表学部对芭芭拉教授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详细介绍了学部概况及优势领域。周书记提议以此次芭芭拉博士来访为契机,加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和德国莱布尼茨学会教育媒体研究所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并提出了互聘研究员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合作建议。随后,德方研究员李凯一老师对研究所历史及研究领域、两位德国专家作了简要介绍,芭芭拉博士对我校国家教材重点建设研究基地表现出浓厚兴趣,并于下午到教材研究基地实地参访,与教材研究基地执行主任范涌峰教授深入探讨在教教材研究领域的合作。
芭芭拉博士在813报告厅为学部师生做了主题为“从记忆研究的视角审视教育媒体:理论方法、方法论工具与实践”(Educational media from a perspective of memory studies. Theoretical approaches,methodological tools and practical exercises)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刘争先副教授主持。
报告从记忆研究理论、与教科书研究的链接、国际不同教材的案例讨论以及教材内容分析示范四个方面出发,为在场师生呈现了一个全面的教科书研究框架。她通过实例分析,展示了教科书如何在内容和语言上进行选择性建构,强调教科书作为文化记忆载体的复杂性及其在塑造历史认知中的关键作用,最后对教科书分析的两种方法进行了总结。问答环节,同学们就被殖民国家的民族创伤问题、教科书背后的权力话语、教科书知识的主观性与客观性之间的平衡等方面的问题与芭芭拉博士展开了深入交流,现场讨论氛围活跃。进一步深化了同学们对教材研究以及历史叙述与集体记忆关系的理解。
4月3日上午,德国专家一行到树人景瑞小学进行实地参访,观摩校园实时数据平台、智慧课堂教学以及人工智能课程并进行座谈交流。该校李华校长就学校历史发展、智慧教学实践经验以及教学保障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学者们在价数据分析模型和量化测评等方面提出的问题进行逐一解答。德国学者对学校具有前瞻性的教学理念以及丰富的教育实践给予高度评价。
下午,德国莱布尼茨学会教育媒体研究所的学术报告在813报告厅进行,学术报告由唐颖副教授主持。安德烈亚斯·魏奇博士以“媒介构型分析与生成式人工智能——从媒介研究的视角研究教育媒介”为主题,介绍了媒介研究的理论来源以及常见的研究问题,提出媒介构型模型(Media Constellation Model),并通过具体研究来说明如何借助模型来分析问题。
随后,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李凯一博士以“何时需要何种信息化设备:教师的视角”为主题进行学术汇报。她基于技术塑形理论、技术决定论的理论框架向同学们介绍了数字化背景下教师对教育追求的基本话语表达。李老师表示对未来教育发展充满期待,并邀请在场同学共同展开讨论。同学们纷纷踊跃提问,围绕教育信息化主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与疑问,李凯一老师详细地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现场交流气氛热烈,同学们受益匪浅。
此次德国专家们带来的三场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内容丰厚充实、深入浅出,为学部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启迪同学们对教科书研究、教育信息化在课堂中的应用问题等方面内容的思考,拓展了国际视野。
供稿:严靖蓝、向晓露
初审:戴华鹏、刘争先
复审:王正青
终审:周文全
- 学部概况
- 部徽
- 部训
- 部长寄语
-
西南大学教育学为“双一流”建设学科。教育学部是办学历史悠久的研究型学部,1984年获教学论博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2007年课程与教学论获批国家重点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类学科。【点击查看详细介绍】
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田家炳教育书院 电话:023-68252305 网址:jyxb.swu.edu.cn
-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The Faculty of Education , Southwest University
-